南通与嘉兴都要对接上海,看看上海怎么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静海人家(又名南通生活指南) | 作者:熊江卫 | 发布时间: 2021-09-01 | 434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4月,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在上海召开。

沪上媒体也纷纷聚焦沪通融合发展的关注

解放日报撰文:4月份,南通、嘉兴同时向上海喊出“对接宣言”,你怎么看?

日前,长三角地区利好频传,嘉兴、南通,纷纷要对接服务上海。

据悉,南通对接服务上海大会明天将在沪召开。

4月27日,南通市委、市政府将在上海召开以“服务大上海,建设‘北大门’”为主题的对接服务大会,期间举办覆盖产业、科技、人才、主题展览等领域的“1+4+2”系列活动。

这就让人联想到不久前的一个消息,浙江省批复嘉兴市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江 苏南通和浙江嘉兴都表态接轨上海,那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南通市发改委主任沿海办主任尹建勇表示,南通和嘉兴同属“1+6”上海大都市圈和“90分钟交通 出行圈”,两地对接上海的服务有很多共同之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但是,南通的区位优势导致两地产业发展与合作重点有所不同。

1、看定位

南通定位上海“北大门”

去年11月和今年2月,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分别参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人代会南通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南通是江苏发展的“潜力股”,一定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大文章,努力建设成为上海的“北大门”。

嘉兴将全面承接上海产业资本人才等资源溢出效应

嘉兴市将通过打造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上海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上海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浙沪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浙沪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为全省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

2、看区位

嘉兴位于长三角杭嘉湖平原腹部,江河交汇之处,与上海、杭州和苏州等城市仅100公里不到。

和南通相比,嘉兴在高铁轨道等方面已经较为领先,从上海到嘉兴的高铁动车有接近100个车次,平均5到10分钟一班,半小时左右即可达到达上海,沪杭高速经过嘉兴,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之一。

南 通离上海更近,但此前由于一江之隔,从启东、南通比起苏昆一带更遥远。但和嘉兴比,南通具有“靠江靠海”的区位优势,在历史上形成了与上海上海地缘相邻、 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的联系。此外,南通市的启隆镇和海永镇位于上海崇明岛北部,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的一环。

有四座大桥从公路上打通了上海、苏南。苏通大桥与崇启大桥已通车,沪通大桥建成不远,崇海大桥喊得早建得晚。虽然大桥建设如火如荼,但公路依然有些远,这点,小长假走过苏通大桥的人,大概都有所体会。目前从上海到南通仍需要乘坐大巴,时长约两个半小时左右。

3、对接重点

南通如何做好上海“北大门”

交通

港口:

南通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沿海主要港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北翼重要港口,国际港口协会成员港。1982年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现与世界上65个国家和地区的199个港口通航。

道路:

南通未来更大的利好之一,是在建沪通铁路和规划研究中的北沿江铁路,未来上海人能搭高铁,跨越崇明岛经南通、泰州、扬州至南京,跳出沪苏,这条铁路还将是沪汉蓉新通道的一部分。

机场:

南通机场与上海机场集团及浦东国际机场货站有限公司三方签署协议,合资组建沪通空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航空货站相关业务,计划3年内开通3条国内、3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年货邮吞吐量达10万吨,将南通机场打造成为“长三角北翼第一航空物流基地”。

南通机场的总体定位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辅助机场”,积极承接上海浦东、虹桥机场的“溢出效益”,在南通市实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战略中,它承担着交通接轨、产业接轨的双重任务。

产业对接

2008 年初,南通启东率先跨过长江,以“配角”身份牵手上海,在启东滨海工业园共建“上海外高桥集团(启东)产业园”。如今,这个“园中园”已成为江苏省与上海 首个跨区合作的“试水样本”。参照这一模式,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海宝(海门宝钢)工业园等7家沪通合作园区相继诞生, 先后从上海吸引或“搬”来亿元以上企业近80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借鉴自贸区

去 年,南通海关借鉴上海自贸区先进管理模式,在江苏省内率先启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模式,非保税货物也能入区仓储了。作为苏中地区首个获批的综合保 税区,南通抢先迈出无缝对接上海自贸区步伐,大胆先行先试,已复制17项上海自贸区创新制度,一些个性化“升级版”创新做法反过来为上海等地所借鉴。

人才、科技和规划

除了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外,南通更看重上海的科技创新资源,期待在产学研合作上实现“上海孵化、南通转化”,目前已经对接了上海多数高校院所,引进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合作共建研发平台,今后还将对接上海科技服务机构及创新创业人才,让南通成为他们事业拓展的平台。

上海优质的高校、医院资源,有“走出去”的需要。南通可以抓住机遇,打造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这不仅是为上海产业发展服务,更是为“中国制造2025”做载体性配套。

多位专家强调,南通接轨上海当以项目为王。重大项目不仅是承接上海科技人才资源外溢的载体,同时带动产业能级、交通能力、城市品质等实现整体提升。

成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中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