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旅游业路在何方?
来源:《南通周刊》2015年第39期 | 作者:熊江卫 | 发布时间: 2021-09-07 | 33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南通,滨江临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我市放大独特优势,把旅游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在规划编制、政策扶持、产品开发、要素配套等方面加大力度,着力打造"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旅游品牌,城市吸引力、影响力有效提升。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总收入连续三年保持13%和15%增幅,截至去年全市星级饭店96家,列全省第四;A级旅游景区(点)达47家,全省第四;旅行社140家,位于全省前列。

毋庸讳言,南通旅游业同样也面临着种种困境:


王金国硕士、葛强副教授在《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视域下南通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一文里指出,南通"旅游资源虽有一定的积累,但还不够深厚,尽管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迅速,但未形成优质旅游资源,且融合不够,空间集聚程度低,旅游资源分散,相关要素不够配套,缺少带动力强的旅游项目,缺少具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旅游商品。南通旅游业与省内同处长三角的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等城市相比,没有优势可言,与上海、南京、杭州等旅游大城市相比更是差距明显。"


南通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杜银娟老师认为"南通旅游不是没有景区,而是缺乏龙头景区。"一个城市旅游的崛起,必须要依靠龙头景区和拳头产品,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她曾撰文分析缺乏龙头景区的原因是资源整合与统筹力度不够。南通旅游资源众多,但由于条块分割,产权形式复杂,多个不同利益主体管理和开发,难以形成合力,限制了优质资源的开发和整体效用的发挥。不少景区建成后,不仅不能自养,不能自我发展,还要财政安排人员工资和管养经费。在这种模式下,多建一个景点,财政就多了一重负担。


"目前,消费者对旅游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旅游的需求多样化,获得旅游信息的渠道日益对称,而南通旅行社的体量普遍偏小,最大的旅行社也不过三、五十人,能够推出的线路有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南通"天天在线"总经理孙飞说。


有业内人士指出,南通旅游产业链较短,无法带动游客进行深层次的消费,产生规模效应。从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型的一日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


面对困境,南通旅游业选择了突出重围——


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旅游发展会议,丁大卫书记和张国华市长听取专题汇报、深入调研、亲自部署,单晓鸣副市长全力抓好落实。我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旅游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和《关于促进市区旅游业加快发展奖励补助办法》,鼓励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饭店景区提升品牌、旅游企业开拓市场。有关部门先后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山大学等一流团队,编制南通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和狼山旅游度假区《整合提升规划》。


江海开发与休闲度假深入融合,度假区版块集群逐步形成。海门蛎岈山获批国家海洋公园,小洋口、开沙岛、狼山、圆陀角相继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长青沙、老坝港、蛎岈山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通州湾、海门海永、启东启隆等正在按省级度假区标准加快建设。


乡村游快速发展,成为我市重要新兴旅游产品。开发区世外桃园、启东江天、如皋森果、滨海园区海韵、通州金土地等乡村旅游点以特色吸引了旅游团队和大批散客,已成为周边重要客源市场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9月18日开幕的南通江海国际旅游节,与往届相比,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将举办40多项系列活动,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南通旅游新形象。江海国际旅游节从2003年开始举办,今年已是第十三届,每年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项目,多层次展示"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旅游魅力。由于活动内容丰富、企业参与度高、签订协议数多、市场效果好,现在这台"地方戏"已被中国旅游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旅游类节庆"。


通过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自驾游博览会等活动,在沪多次举办大型旅游推介会,旅游推介走进社区,实现业内宣传全覆盖,重点经销商全面合作。去年10月起,沪通旅游直通车开始常态发班,实现了旅游市场营销的重大突破。


通过串联山、水、人、江、海、河等资源特色,形成"江海之旅、品味南通"特色线路,创新合作模式,实现长三角周边城市精准营销,旅游的市场半径不断扩大,南通旅游直销城市已达70多家,地接团队人数年均增长20%以上。


南通旅游风情展先后走进重庆、成都、济南、青岛等地,分别在上海、贵阳、昆明、沈阳举办推介会,已有康辉总社、上海锦友、上海春秋、南京德高、南京大华、济南追风等旅行社经营南通线。沈阳、北京、大连、昆明等航线陆续发团,形成以长三角地区为主,华南和华中等地区不断增长的良好局面。


打造新媒体营销平台。与同程、携程、去哪儿、途牛等旅游OTA紧密合作,开设南通旅游旗舰店,上线运营以来,取得了很好效果,仅同程网为南通输送游客量一年就翻了4倍。创新运用"互联网+"推介江海风光,在央视、凤凰卫视投放南通旅游形象广告;在中国旅游报、华东旅游报等平媒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积极参加省联合在江苏卫视、江苏广播电台投放南通旅游宣传广告;与星尚频道合作,摄制播出四期不同主题的专题宣传片。连续多年的高位宣传,极大地提升了南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